今天(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亮相通道。
俄罗斯报记者提问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这几年冰雪运动在内的许多体育运动消费增长态势稳定、人气火爆,体育总局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方面有哪些举措。
高志丹说,体育产业是全世界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4%,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3万亿元。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三个效应上。
第一是乘数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和活动,有力塑造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能级,拉动了经济发展。赛事流量变成了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据上海有关方面统计,参与型体育赛事中,外地参与者的体育直接消费,对吃、住、行等间接消费的带动比例高达1:13。大运会、亚运会、学青会、十四冬期间,成都、杭州、南宁、呼伦贝尔等城市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超过1300亿元,较赛事举办前环比增长超过10%。
第二是融合效应。我们积极推动体育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商圈,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文体旅商综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和各地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26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的游客接待量和文体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50%。
第三是带动效应。当前冲浪板、桨板、滑雪板等“新三板”运动蓬勃兴起,飞盘等新型运动也频繁出圈。今年春节期间,海南万宁30多家冲浪俱乐部天天爆满;去年,在云南举办的首届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吸引超过2万余名业界人士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新三板”等运动项目备受年轻一代追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志丹介绍,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型升级,国产体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发展中的短板,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体育消费的潜能也有待进一步激发。
他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从体育赛事和体育制造业两端发力,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着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打造一批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研制“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拓展“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与有关部委继续合作,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效应。
二是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体育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鼓励体育用品企业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推出国产体育潮牌,不断丰富国产优质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的供给与服务。
三是稳步扩大健身消费,丰富健身休闲服务的消费场景,完善投融资促进和消费者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